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临港新片区打造氢能示范场景实施方案

汽车之家 2021-9-25 15:10:29

    日前,我们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官方了解到,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具体如下:

    临港新片区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决策部署,落实财政部、工信部等五部委《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和市政府《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临港新片区氢能技术研发、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打造“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背景

  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庄严承诺,上海市明确要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实现“双碳目标”,上海积极布局新能源开发建设,培育“一环”“六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发布《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明确了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的目标。

  临港在“一环”“六带”中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定位为综合性功能区域,将重点发展以燃料电池为核心的科创产业。新片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起步于2016年,经过5年多的创新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是全国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之一,于2020年7月落地临港,是唯一一个明确将氢能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新片区首座油氢合建站——平霄路站已于2020年9月奠基,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运。首座临时撬装鸿音路加氢站已于2021年8月建成,拟于近期投运。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立足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氢能多领域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场景多样、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氢能示范应用体系。

    (二)发展原则

  1.协同推进: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推进机制,促进氢能基础设施与产业、交通、建设、信息等深度融合,丰富场景,统筹布局,供需匹配,协同发展。

  2.创新带动:促进自主创新,依托临港高校、企业科技资源能力,发挥技术创新高地优势,突破交通、能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壁垒,带动发展。

  3.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企业在技术、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市场秩序、绿色消费等方面的作用,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4.示范引领:以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为牵引,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氢能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扩大制氢产业绿色化,加快全场景应用,引领规模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5年,把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上海氢能发展先行先试区、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引领区。在技术领先度、产业集聚度、设施完备度、应用覆盖度等方面领先全国,产值规模占全市1/4以上,车辆应用规模占全市1/7左右,基础设施规模占全市1/5左右,在新能源制氢储氢、管道供氢、分布式和热电联供等领域率先示范并形成行业标杆。

  2.阶段目标:到2022年,全面推进燃料电池车在中运量公交、公共交通领域场景打造;支持氢燃料电池在物流、重卡领域商业化应用,累计完成不低于15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建成投运平霄路、鸿音路加氢站,启动广祥路等3座加氢站建设;年氢气供给量不少于1500吨,在现有工业副产氢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区域内天然气、电解水和甲醇制氢路径。

  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三、重点任务

    (一)推广1500辆燃料电池车辆

  1.货运物流:依托洋山深水港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燃料电池汽车续航里程长、应用场景集中、使用频次低的特征,围绕城际物流中转,积极在城际厢式物流、城市配送厢式物流领域开展试点。到2025年货运物流领域推广600辆,其中重卡300辆、物流车300辆。

  2.公交通勤: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落实绿色出行理念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围绕中运量和常规公交体系建设,重点布局710辆燃料电池车。积极引导市场化开发,培育发展产业园区通勤班车100辆。

  3.市政、公务等领域:开展市政及港口领域氢能示范应用,提高土方运输、环卫清扫、港口机械、仓储叉车燃料电池车辆覆盖比例,形成不低于60辆的规模。适时推进氢能在乘用车领域的示范应用,围绕企业公务用车、政府公务用车、临港区域网约车或出租车以及部分私人用车试点30辆应用场景。

    (二)建设各类加氢基础设施14座

  到2025年建成各类型加氢站14座,总加氢能力不少于38吨/天。2021-2022年,在投运平霄路站和鸿音路临时站的基础上,理顺建设机制与管理模式,建成车辆基地(X2路)站、同汇路站和广祥路站。2023年-2025年,全面匹配新片区各类应用场景用氢需求,建成丽正路站、正茂路站、机场南站、临港大道站和书院站。积极试点非化工领域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探索在重装备产业区、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岛域)、综合先行区、中日合作示范园等区域布局4个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母站。

  1.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站:新建平霄路等油氢电合建站6座,基于全市加氢站布局规划同步建设,近期单站供氢能力1000公斤/天,远期提升至2000公斤/天。

  2.停车保养的专用内部站:依托停保场建设,新建同汇路停保场加氢站等4座,以保障中运量和公交服务的供给为主,单站供氢能力3000公斤/天,建设保障量为1天的常态化储氢设施。

  3.制氢储氢加氢的一体化站:开展风光电解水制氢、天然气重整制氢、甲醇制氢等技术示范应用,在重装备产业区、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岛域)、综合先行区、中日合作示范园等区域规划新建制储加一体化母站4座,单站供氢能力3000-5000公斤/天,储氢能力超过70吨/天,满足大规模的氢气供应需求。

    (三)建立稳定可靠氢气供给体系

  到2025年氢气自给率达到30%以上,光伏等绿氢占比不低于10%。探索试行氢能战略储备机制。到2025年建成本地氢气储备满足2天的需求量,储氢规模达到78吨,同步在洋山深水港规划建设氢储运基地。

  (四)开展氢能综合利用试点示范

  鼓励氢能示范应用与重点区域开发相结合,依托顶尖科学家社区打造低碳示范园区,开展氢能分布式能源示范。同时,在中日合作示范园区内或其他条件允许的公共设施内开展1-2个探索天然气掺氢示范应用,打造“氢能园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保障

  成立氢能等清洁能源示范应用推进领导小组,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发改处、财政处、高科处、规资处、建交处、生态处、应急处、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各部门参与,建立新片区氢能示范应用推进顶层协调机制,引导各开发主体协调解决新片区氢能示范应用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财政资金奖补政策,发布临港新片区支持氢能产业及应用场景建设的资金补贴方案及实施细则,出台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办法。发布燃料电池车辆的示范推广支持政策,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交通、城市物流、市政领域的应用。

    (三)优化创新突破改革

  大胆改革自主创新,新片区管委会主动承接加氢站建设过程中各类许可审批事权,实现新片区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审批一站式审批。。燃料电池重卡和物流在东海大桥、高速等享受优先路权和减免过路费的优惠。率先突破一批面向市场化的通勤班车和网约车牌照,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

    (四)注重安全有序推进

  强化氢气在制、储、运、加、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形成服务氢能发展的标准规范体系。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设置预警报警装置,制定应急处理预案,落实专项处置演练,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五)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发挥新片区人才引进创新政策优势,加快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科技英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选拔。积极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入驻,形成技术人才高地,打造一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编译/汽车之家 周易)

更多资讯
  • 28.58万!魏牌高山7上市,家庭MPV智驾续航双优
    10月15日,魏牌高山7上市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如期举办,厂家正式公布新车售价为28.58万元。作为魏牌高山系列的新成员,高山7定位更入门,与高山8、高山9相比,车身长度和轴距更紧凑,精准聚焦家庭用户,以7座MPV的身份切入市场,为家庭出行需求带来…
  • 9月新能源紧凑型SUV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四车进前六
    【2025年9月新能源紧凑型SUV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月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在汽车市场产销创新高的背景下,2025年9月国内新能源紧凑型SUV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9.63万辆,环比8月份的17.14万辆增长14.6%,“金九”消费热…
  • 国庆自驾“卷”不动人山人海?这台移动头等舱让我躺赢了!
    今年国庆,我和老婆做了个疯狂决定——开着艾瑞泽8,从岭南直奔三亚。朋友都劝我:飞过去不香吗?但事实证明,这趟上千公里的旅程,愣是被我们开成了"移动度假村"...图源来自网络01、出发!逃离"广湛高速停车场"10月1日清晨5…
  • 广汽华为“启境”首款车定型!配激光雷达,2026年见
    广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近日传来关键进展——旗下首款车型已正式完成设计定型,标志着这个全新品牌在产品研发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回顾这款新车的研发历程,在为期8个月的造型开发阶段,华为全程…
  • 212 T01柴油版上市!售价16.59万元,续航超800km
    10月15日,国内唯一前后硬桥越野车212家族再添新成员——T01柴油版正式公布售价,16.59万元的定价精准切入硬派越野细分市场。同时,厂家还推出焕新礼、金融礼、桃园礼等六重购车福利,进一步降低消费者入手门槛。在柴油硬派越野选择稀缺的当下…
  • 2026款Jeep Grand Wagoneer发布,增程版5秒破百!
    日前,2026款Jeep Grand Wagoneer官图正式发布,新车针对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均进行了明显升级,整体更具现代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首次加入增程动力,这也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加速最快的Grand Wagoneer。 来看官图,新车外观主要针对前脸进行升级…
  • 欧拉5要来了:激光雷达加持,续航最长达580km
    日前,最新一期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曝光了欧拉5的续航信息,其将提供45.3kWh和58.3kWh两种电池,对应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和580km。作为回顾,新车是欧拉旗下全新的纯电动紧凑型SUV,其外观延续“猫系”家族式设计语言,配备激光雷达,拥有高…
  •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即将启幕,5大核心技术亮相
    10月18日-21日,以“创新 ·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即将在芜湖盛大召开。2025年作为奇瑞“瑶光2025”战略的关键收官之年,奇瑞将携五大核心技术亮相全球创新大会,创新周还将举办开阳全球星火创新大赛、奇瑞…
  • 四次OTA迭代!坦克700 Hi4-T解锁全场景新能力
    在硬派越野与豪华智能深度融合的赛道上,坦克品牌始终以超越期待的进化速度,不断刷新用户对“全能座驾”的认知。近日,坦克700 Hi4-T正式迎来第四次大规模OTA升级,以哨兵模式、救援模式等十余项重磅功能的新增和优化,再次证明了其“豪…
  • 星光730预售7.68-11.28万元,为同级MPV打了个样?
    10月15号,星光730正式开启预售,并且公布了7.68万元-11.28万元的预售价,限时置换补贴价为7.38万元-10.78万元,带来1000元下订享至高价值15000元的8大好礼,可谓吸引了一众消费者的关注。本篇文章笔者就来客观解读一下星光730的产品力,看看真实表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