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你是不是也在做?9种错误的控制血糖的方法

糖尿病之友 2019-7-31 10:51:46

    月满则缺

    凡事都要循序渐进

    对待糖尿病也是如此

    降糖过程中的不要过度地用”五驾马车”控糖,否则物极则反。

    以下9种控糖方法都是错误的

    1.忧虑过度与得过且过

    临床上曾遇到隔1个月就来复查的患者,这并不是不好,而是他忧虑过度了,某天多吃了一点,就要来测尿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

    面对糖尿病,我们要抱有正确的态度,乐观的心态,也要有危机意识。长期的忧虑、焦虑等情绪也会影响血糖控制,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受到激素、神经等多方面的影响。

    例如,紧张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释放很多激素,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也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得过且过、放之任之的态度,只要没有任何不适,便放任自己吃喝,直到下肢肿了、眼睛视力逐渐下降了、脚坏了才来看病,已错过预防并发症的最佳时期。

    2.过度节食与过度饮食

    这是两种极端的控糖行为

    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能量摄入,但并不是饥饿疗法,更不是不顾病情随心所欲地贪吃,糖尿病饮食是在保证基本所需能量的基础上,还要保证营养均衡。

    过度节食还会导致饥饿性酮体出现、脂肪肝,长期饮食摄入不足还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易出现低血糖。

    3.运动过度与从不运动

    这也是两种极端的运动行为,合理的糖尿病运动相当于降糖药,但需要注意运动方式及强度,运动过程中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过度运动可诱发横纹肌溶解,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者过度运动可诱发眼底出血等。

    从不运动,即使是非糖尿病患者,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要讲究平衡,需能量摄入,也需能量消耗

    对糖友说,运动不仅降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提高免疫力,还有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调整机体状态等作用。

    4.降糖过度与放任高糖

    这也是两种极端的控糖行为,一些患者因为惧怕高血糖带来的危害,从而加大服药剂量,轻度的低血糖会引起心慌、出汗、乏力、头晕等症状,重度低血糖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等。

    另外,血糖降得太快,对血管内皮是有损伤的。任何时候,安全、平稳降糖达标才是终极目的。

    放任血糖升高,其损害更是不言而喻。

    5.过度减肥与从不减肥

    临床医生通常会建议体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适当减轻体重,这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也并非越瘦越好,过于消瘦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等。

    有的糖友为了减肥吃代餐粉,或者喝各类药物,或用针灸、拔罐等方式减肥,结果也是不如人意,临床上遇到拔罐减肥后血压骤升的患者。

    提倡大家要健康的减肥,从不控制体重更是错误的做法,体重管理也是糖友控制血糖重要的一环。

    6. 过度依赖药物

    有糖友认为,血糖只要高了,加药就行,从不注意控制饮食,也不运动,结果药物剂量越来越大,血糖控制得却越来越差。

    糖尿病“五驾马车”的管理,缺一不可。

    药物不是万能的,管理糖尿病除了依靠药物,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学习糖尿病知识要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

    7.过度依赖”降糖知识”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有糖友说,看见某本书上写着,早餐吃半个麦芽糖馒头、一杯脱脂牛奶、5-6个圣女果,结果自己吃了半个馒头便血糖升到10mmol/L以上,糖尿病病情是个体化的,差异较大,每个人胰岛功能不同,对不同食物升糖的反应就不一样。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以自己的经验为主,不能完全依赖医生或相关降糖书本,自己吃同类食物数量的多少,升糖范围是多少,补追药物需要补追药物剂量多少,任何一个医生都没有你自己清楚。

    8.从不监测血糖

    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好伙伴,可以让你知己知彼,也让你安心地工作与生活。血糖不稳时,提醒你及时调整,血糖平稳时增强你的控糖自信心。

    从不监测血糖是错误的做法,相当于打盲战,任凭感觉来降糖是不科学的,经常可能处于高血糖的状态,极易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9. 过度相信网上降糖知识

    某种降糖茶、什么口服液、中药、胶囊、民间偏方具有神奇降糖效果,不用打针,没有肝肾毒副作用,很多病人往往高价买了很多无用药,结果不仅没有疗效,还延误了病情。

    西医对快速控制血糖具有较好效果,中药对于调理身体、延缓并发症具有辅助作用,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且降糖药都是经过很多临床研究证实的,药物剂量通常都在安全范围内。

    有的糖友认为:得了糖尿病只要不吃糖就行了,其实升糖高的无糖食品也是相对禁忌的。

    只有接受正规的糖尿病教育对治疗糖尿病才是有效的。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正确遵循“五驾马车”的治疗,即正确饮食疗法、适度运动疗法、正确药物疗法、坚持血糖监测和长期正规糖尿病教育,勿要走入极端,否则物极则反。

更多资讯
  • 捷途汽车1-9月累计销售459578辆,同比增长22%
    2025年9月,捷途汽车以强劲势头再创销量新高,销售新车56586辆;1-9月累计销售459578辆,同比增长22%。随着山海L7 PLUS、捷途X70L等新车型上市即上量,截至9月底,捷途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987013辆,即将成为全球唯一7年累销200万辆的中国汽车品牌,成功走出…
  • 长城汽车9月海外销售5.03万辆 同比增长13.98%
    摘要:长城汽车9月销售新车133,639辆,同比增长23.29%,创历史最佳9月销量表现;致力智能新能源,提速品牌向上,长城汽车9月新能源车型销售45,961辆,同比增长52.55%,刷新历史纪录;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6,195辆,同比增长28.80%;提速全球化,领跑方盒子市…
  • 安心奔赴最长假期 哈弗H6经典版让出游更从容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正是举家出游、拥抱自然的最佳时节。面对多变的气候、陌生的环境以及需求各异的家人,行程规划者自然希望能与一台全能可靠的座驾为伴。作为经久不衰的国民神车,哈弗H6经典版凭借其深入人心的实用魅力,成为安心享受假期的最优解。超强综…
  • 吉利银河推出首个新能源品牌共创旅行IP,打造百万银河用户专属旅行百科
    9月29日,吉利银河推出首个新能源品牌共创旅行IP——“美好旅行攻略”,打造百万银河用户专属旅行百科。该共创IP旨在通过围绕吉利银河品牌、用户、媒体及生态伙伴共创,共同探索旅行新玩法,记录旅途美好瞬间,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抵达…
  • smart精灵#5 EHD预售启动,10月将上市
    9月28日,我们从官方获悉,smart精灵#5 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smart精灵#5 EHD定位为中型SUV,作为品牌旗下的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252km,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1615km。预计新车可能在10月份…
  • 猛士M817 Max+来了:36.99万享鸿蒙座舱+长续航
    9月29日,我们从官方获悉,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售价36.99万元,此前已经上市的Pro版和Max版售价分别为31.99万元和34.99万元。同时,10月31日前支出定金可享九重限时权益,其中包括金融礼、智慧礼、置换礼、升级礼等。Max+版换装更大电池组,配备50…
  • 魏建军做客央视,论长城技术与全球破局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走进长城汽车总部保定,探秘环境风洞试验室、碰撞试验室等尖端研发试验室,全面展现了长城汽车的硬核技术实力。主持人陈伟鸿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在节目中深度对谈,双方就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魏…
  • 2026款大众CC上市,22.49万起售,配置微调
    日前获悉,2026款大众CC家族上市,提供三厢版和猎装车可选,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2.49万-24.99万元。动力继续搭载2.0T高/低功率发动机。2025款 一汽-大众CC 330TSI 炫目 众享款2025款 一汽-大众CC 330TSI 炫目 众享款2025款 一汽-大众CC
  • 五菱缤果S上市!6.38万起,续航430km+AI车机
    9月27日,五菱旗下的小型SUV&mdash;&mdash;缤果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6.68万-7.98万。置换补贴价6.38万-7.68万元。新车配备31.9kWh和41.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325公里和430公里。<p style="text-align: c
  • 北京BJ30旅行家上市!7座+双动力,焕新价8.39万起
    9月27日,我们从北京越野官方获悉,旗下BJ30旅行家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99万-13.69万元。旅行焕新价8.39万-11.89万元。作为针对家用+越野市场的产品,新车的核心变化点是新增7座空间布局,并强化动力与智能配置,进一步平衡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