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打针、输液比吃药更好吗?
孩子发烧,最着急的莫过于家长了,忙得焦头烂额,就希望孩子能早一点好起来。
是该去医院还是自己解决?是该打针还是该吃药?这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生怕自己踩了误区、坑了孩子。
孩子发烧,家长们着急的心都可以理解。
但我们首先要知道,发烧只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给孩子用药,主要不是为了退烧,而是为了让孩子更舒适。
因此在孩子发烧的用药过程中,还是有不少误区,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了。
误区一:孩子发烧,打针、输液比吃药更好
给孩子退烧,首选口服或栓剂,输液虽然起效更快,但也面临着输液反应的风险。
而且,孩子发烧绝大部分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抗生素起不到效果,退烧针、中成药注射剂、糖皮质激素等就更是毫无由来的用药。
误区二:给孩子用药后,再用物理方法降温
很多时候,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快退烧,所以会在给孩子用药的基础上,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法给孩子降温。
不过,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退热效果更好,但也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
所以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冰水或乙醇擦浴就更不推荐了。
误区三:联合使用退烧药效果更好
不论是药物的联合使用还是交替使用,其实都是不推荐用于儿童退热的。
虽然以上两种方法可以更高效地降低体温,但实际上,这并不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掌握不好,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误区四:宝宝发烧,吃药就好,没必要就医
很多家长可能都觉得孩子只是低烧,在家吃药就可以解决,先看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去医院。
实际上,0~3 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了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会有发生隐匿性菌血症的风险。如果出现了严重细菌感染,后果更是不容忽视。
所以,如果 0~3 个月的宝宝出现了发烧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就医,必要时进行血培养检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发烧,虽然经常被过度就医和治疗,但在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还是应该首选带孩子就医,不宜自行用药。
退烧药只能缓解发烧的症状,不能根治引起发烧的病因,一味退烧可能会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机智如你,是不是已经学会了?考验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