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木桶”效应下的楼市:3年卖的房子够1.2亿人住,正在重演2014年

蓝白观楼市 2019-12-20 11:12:46

    大家都很熟悉“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比如,一辆车造的再高级奢华,变速箱、发动机等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产品的失败。

    比如,一个曾经在国内叱咤风云的手机厂商,几年前因为一款手机出现安全问题,如今市场份额消失殆尽。

    大厦的崩塌,往往是从木桶中不起眼的那块“短板”开始的。

    楼市现在就出现了“木桶”效应。

    表面上看,销售额、销售面积、投资、施工,一切数据都是那么完美。

    房产研究机构克而瑞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参照2018年及2019年各月销售增速,我们预计2019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将分别达到17.2亿平方米和16.1万亿元。

    也就是说,今年房地产的规模依然会创出历史新高。

    还有投资额,今年一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上半年的小阳春,一度冲到接近12%的新高。

    与此同时,从7月份开始,房企抢工期的意愿大大加强,发电量增加,水泥卖断货,上下游行业全力开动,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威力可见一斑。

    其实,楼市那块最短的“木板”仍然没有填补,它的名字叫“供需错配”。

    是的,17亿平米,16万亿成交额,10%以上的投资增速,千亿房企成批涌现,这些数字确实说明了房地产已经变成了庞然大物。

    但是,这些房子都盖到哪了?大部分都是小城市。

    数据显示,近年一线城市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不到6%,二线城市占比在28-29%左右,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在65%-66%。

    此外,一线城市施工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不到6%,二线城市占比在28-29%左右,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在65%-66%。

    问题是,小城市根本不缺房子住。

    根据银河证券房地产团队的统计,2006-2010年,一线城市每年常住人口增长约300万人,三线城市增长850万人。

    2011年后,人口增量明显下降,2018年一线城市人口流入不足30万人,同比下降72%,三线城市从2017年起,人口变动已转为净流出。

    京沪人口流出,是城市规模控制的结果。而三线以下的人口流出,则是近几年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西安、郑州等强市加速虹吸的表现。

    也就是说:没人买房的城市,房子越盖越多。反之,人人挤破头想占据一席之地的大城市,因为旧城改造成本高企,住宅供地有限,新房的供给和施工面积,却持续徘徊在低位。

    谁敢说自己在老家和县城里没房?只不过大家都想去大城市罢了。

    这块“短板”会造成什么影响?

    显然,房地产整个“木桶”都会“漏水”。

    上文提到,今年销售额可能会突破16万亿,销售面积突破17亿平米,而有六成以上的销售和施工,都是三线以下城市贡献的。

    今年8月份,恒大开展了“抢收”行动,随后,碧恒万等龙头房企在9月、10月连续斩获历史最佳单月业绩。

    一个个光鲜的数字背后,恰恰是中小城市降价促销的开端。

    加盖的房子却越来越多,从2020年开始,房地产的整体规模必然会走下坡路。

    这几天还看到了一个数字,据住建部官网12月18日消息,2019年全国棚改计划新开工289万套。1-11月,已开工315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9%,完成投资1.16万亿元。

    离2019年底只剩11天了,现在很多北方城市都开始停工,315万套应该就是全年的棚改总量。

    不说2016-2017这样的棚改大年,对比2018年,315万套的总量也降低了近50%,这也就意味着,想靠拆迁户买房的“老套路”,已经行不通了。

    对地产从业者来说,要适应人员优化、薪酬降低、福利减少的局面。对购房者来说,准备好降价促销楼盘增多的事实。

    12月19日,经济学家李迅雷发了一篇报告,其中提到一组数字: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连续三年维持在17亿平米附近,如果对应到住宅销量,每年销售出去的房地产面积,大概能够容纳4000多万人居住,而且这一水平维持了3年。

    也就是说,3年时间,卖出去的房子就足够1.2亿人居住了。

    从2017-2019,同期的进城人口有多少?还不到2000万人。

    显然,我们盖了太多“无用”的房子,这些房子确实拉动了行业扩张,也造就了千千万万个工作岗位,却丢失了房子的本质:供人居住。

    李迅雷还提到了一个观点:现在的楼市,正在向“2014年”过渡。

    一方面,住宅库存经过2018-2019年的大幅攀升后,现在已经回归到了2013年的水平。

    另一方面,今年前10个月,房企土地成交面积下滑了16%。各线城市房价涨幅也在回落,百城中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到了40个,接近2014年初的水平,70城中有一半城市出现环比下跌。

    按照这样的“推理”,2020年,房价也会向“2014年”去过渡。

    5年前,开发商库存积压,房价同比增速由两位数逐步转负,房地产的整个“木桶”开始“漏水”,随后才有了限购全面放开、利率打折、融资宽松、高杠杆资金入市、棚改货币化。

    今时不同往日,但历史总是相似的。

    唯一不同的是,“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的前提下,明年调控虽然大概率会继续宽松,却不可能重蹈曾经的覆辙。

    比如,明年1-3月份,依然会有城市以“抢人”旗号找年轻人接盘,首套房贷利率也可能只加几十个基点,房企融资也会重回单月千亿的水平。

    而这些措施,在势不可挡的市场规律面前,却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更多资讯
  • 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万辆 同比增长17.01%
    摘要:长城汽车7月销售新车104,372辆,同比增长14.34%;致力智能新能源,推进品牌向上,长城汽车7月新能源车型销售34,593辆,同比增长43.27%;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33,511辆,同比增长46.69%;蝉联方盒子销冠,长城汽车7月方盒子车型销售44,801辆,同比增长17…
  • 老司机怒赞瑞虎9:安全做到极致才是真豪华!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席卷车市的当下,很多人选车看大屏、看语音控制,追求的是“看得见的炫技”。但在王先生眼里,真正值得掏钱的,是那些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硬实力——比如车身结构、被动安全、底盘调校。“技术参…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万辆创新高,多车型齐发力
    8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数据显示,小鹏汽车7月共交付新车36,717辆,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新高。2025年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截至7月,累计交付量突破80万辆。从数据来看,其2025年以来保持着增长…
  • 沃尔沃XC70车机内测:安全智能如苹果,简约设计超BBA
    作为“豪华超混第一车”的沃尔沃全新XC70,最近迎来车机内测,这套系统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智能交互到场景化适配,均展现出全方位的智能性与实用性,将其称之为“车机系统界的苹果”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通…
  • 2025款五菱扬光上市 售7.98万元起/提供封窗版和客运版
    2025款五菱扬光新能源商用车已正式上市,这款备受关注的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7.98-8.98万元,涵盖封窗版和客运版,续航方面则有300km、310km和400km三个版本可供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与载货需求。 即日起,消费者通过五菱汽车官方渠…
  • 20-25万,iCAR V27将首发,硬派设计配增程动力
    近日,iCAR汽车官方发布了全新中大型SUV——iCAR V27的谍照,新车计划于8月1日在迪拜完成全球首秀,预计售价20-25万元,2025年内有望正式上市。作为品牌旗下的重磅车型,iCAR V27以硬派越野风格为设计核心,动力上或将搭载增程系统,引发不少…
  • 7月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榜揭晓,问界M8第二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SUV车型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五十强新能源SUV车型合计销量达到91807辆,与上一周新能源SUV销量五十强的82510辆相比,环比…
  •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
    【2025年7月第4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上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呈现出稳步向上的良好局面。数据显示,7月第4周(7月21日至27日,2025年第30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销量达到102414辆,与上一周新能源轿车销量前五十的…
  • 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上市 32.99万配混动系统
    7月30日,广汽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正式上市,新车售价32.99万元,作为传祺向往M8系列的新增入门版车型,其在动力与配置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动力上,新车搭载2.0T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动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300千瓦,综合最大扭矩为645牛?米…
  • 艾瑞泽8 vs 星瑞,这才是年轻人说走就走的“满分搭子”
    厌倦了通勤堵成狗的烦躁?受够了周末想放松却被交通工具束缚的憋屈?年轻人渴望那份想出发就出发的自由!一辆靠谱的座驾,才是解锁精彩生活的关键钥匙。在10万级家轿这个热门战场,艾瑞泽8和星瑞都是备受瞩目的选手。今天,我们就从年轻人的出行痛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