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自述:勇气并不是天生的

现代快报 2020-3-10 9:59:06

    现代快报讯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底要面对什么样的情形,承受什么样的心理压力,对于外人来说,依然是比较模糊的。有人不幸成为了感染者,有人则为使命、职业和追求,义无反顾,为患者撑起生存的希望。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从江苏赶到黄石对口支援的医疗队队员,听她们讲述这段时间真实的心声。

    讲述者:孙华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 ICU 护士,2 月 11 日来到湖北黄石

    防护服突然破了 那一刻自己很镇定

    3 月 6 日,那天我是白天 9 点到 13 点的班。刚到病房,交班的就告诉我,一个病人要出去做 CT,一个病人要转科,还有一个病人要俯卧位通气。事情发生在陪同一名气切病人去做 CT 检查的过程中。

    这个病人病情很重,暂时离不开呼吸机的使用,所以从 12 楼 ICU 的病床出发到 3 楼的 CT 室再回到病房,这一路上转移呼吸机都是在工作的,转移呼吸机的缺点是氧气储备小,虽然我们在出发前联系工人师傅送了一个满的氧气瓶,但是这种外出检查过程,我们都希望尽早顺利完成,不要有意外发生,一旦有意外发生,这里的设备肯定是不及 ICU 病房齐全的。

    在到达 CT 室后,我们需要把病人从原来的病床上一起抬到 CT 机器的平躺架上,就在大家喊了 123 一起抬病人的瞬间,我听到我的防护服"呲啦"一声。我们有专门的防护服破损的处理流程,但是说实话,这种关键时候,已经由不得自己去犹豫了,就想着 CT 结束,赶紧把病人送回 ICU 病房 ……

    当时在 3 楼没有地方更换防护服,即便要更换也要回到自己的 12 楼去更换。而且更换防护服要脱了再穿,这个过程时间起码二三十分钟,病人做 CT 要不了这么久,要是我还没换好,病人 CT 已经结束怎么办?

    防护服破损的流程我们都有培训过,当听到撕裂声,虽然听起来很恐怖,但是我也冷静地评估过,破损的地方不是正面跟病人接触的那一面,像是胳肢窝那里,其次在防护服的最外面还有一层隔离衣。

    有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那么恐怖,只是心里慌了神。

    在重症病房考验很多 但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重症病房里考验很多,护目镜戴上后经常充满水汽。

    输血是我们护理操作里面要反复核对 N 多次的一个操作,因为一旦输错血制品,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在这茫茫雾气中核对。一旦输血,我们工作的速度节奏都是放慢的,核对来又核对去的。

    我刚开始在黄石中医院的 ICU,在 3 月 1 日合并到中心医院的 ICU,在 12 楼。我们在中医院就是中大医院的李晓青护士长带队,她是重症的实力派。说实话,能够在支援的时候,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尤其是很多时候她都冲在最前线,我更加没什么可后怕的。

    像俯卧位通气,很考验团队合作力。通俗一点就是病人 180 度翻身,不过病人身上会有很多管道。有人工气道的病人得当心管道脱出,血流动力学不平稳的病人翻身后容易血压掉下来等等,我们科室一个在使用 ECMO 的病人就每天需要俯卧位通气。一般是床头一个,床两边各两个人,下班身上湿漉漉我觉得很正常,没什么好惊讶的了。

    目前为此我们都很默契,给病人翻身没有发生过意外。

    在 3 月 7 日那天,我们中心医院的群里发照片给我们,看到大家给一个老人过生日。今天老人刚转到 14 楼普通病房去了。

    这是我们昨天(3 月 8 日)18-23 点的班上,大家在给 ECMO 的病人换膜肺,除了有中大的医生,还有我们附一院急诊 ICU 的赵大国医生。

    你看到的这么多人,有的是到下班的点了没走,留下来学习的,还有的是特地从驻地赶过来学习的,我们几个是正好上班,这个女神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讲述者:陈丽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医生 目前在黄石市中心医院 14 楼病区

    (得知陈丽的事是通过她的同事兼最好的朋友、闺蜜孙蔚医生,两人是一个科的。孙蔚说:当疫情暴发后,她立即就报了名参加支援。当天晚上,同事就打电话"天塌下来了!疫情那么重,你有没有想好?"但结果,那个同事跟她一道来了。后来孙蔚问她,你那么害怕怎么还来了?陈丽说,"你能去,我也能去。")

△陈丽

    刚开始是很害怕 也是担心好朋友

    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有个过程吧。孙蔚第一次报是大年初一或者是年三十晚上,听说她报名了,我就比较紧张,听说武汉当时情况比较混乱,防护服不足。如果防护服不足,风险是比较大的。她家又有两个孩子。我们对新冠的认识可能停留在 SARS 那个时候,当时死亡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是医生,挺可怕的。

△后排左边黑色衣服的是孙蔚,前排右边穿绿色工作服的是陈丽

    过年之后,在发热门诊上班,我是我们院第一个接触阳性病人的,我采了后来检验是阳性的患者的咽拭子。之后我们也都测了核酸,都是阴性的,心里有底了,不是想象中接触一下就有那么高的感染几率的。

    我犹豫,一方面是家里的问题,我老公在上海,担心孩子学习。后来老公也没去上班,孩子学习也能搞定。我是自己报名的,因为当时我们是要求一个副高,一个主治,副高有两个人报名,主治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报。我想着我在主治里也是资历最深的,反正也轮到我了,万一其他人报了名,去了有风险,我也心里过意不去,怎么也应该是我。我家孩子相比其他同事,也相对大一点。

    刚开始疫情发生时,我也认为可能会去,也写了请愿书,收拾了一部分东西。按道理应该跟我老公商量的,他正好不在家,打了好几个电话,都在通话当中,后来我就直接报了。回去之后,他也能理解,"报就报了吧"。

    我劝阻孙蔚,是担心她出事。我们从研究生同学开始相处 10 多年了。我也了解她,什么事都冲在最前面,有时候也不太注意到细节什么的,我想正好一起跟过去。我觉得两个女生在一起,相互照顾好一点。本来我们师兄也要来的,他正好是副高,但他是科室副主任,也走不开,我们两个女生就一起来了。

    我们确实也是相互照顾,我们班正好相互错开,有的班正好错过饭点,我们相互帮对方打饭。

    每天我们会通很多电话,有时候心里有什么顾虑,相互聊聊就好了。有重病人,两个人一起探讨探讨。

    刚过来,我在黄石市中医院,她在中心医院一开始确诊患者比较多,病区有 38 个,刚过来时也有两个病人没救得过来。当时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两个人看问题出在哪里,都会去探讨。

    做公益咨询时 也是给自己做疏导

    我跟孙蔚一起留在苏大附一院,她比我大,她是工作之后考研的。平时她照顾我比较多。她是白羊座的,性格比较刚烈,很多事情总是喜欢冲在最前面,相对有些冲动吧。我属于在后面拉一拉,再帮她补一补的。

    孙蔚表面上很刚烈,其实还是脆弱的,她的身体也不是也特别好,以前自己感冒一次,咳嗽都要咳两个星期,我就属于基本不怎么会感冒的。

    在苏州,我们科刚开始收病人,要做咽拭子,之前很长时间没做过。孙蔚觉得自己经过 2013 年 H7N9,后来把两个病人一起做掉了,后来都是阴性的。当时我们科发现一共两个阳性的,第一个做咽拭子的是我,第二个就是孙蔚。后来医院发现是阳性的,通知我去东吴宾馆隔离,过两天孙蔚也到东吴宾馆隔离了。隔离出来才两三天吧,我们就一起来黄石了。

    当时为什么要做隔离?因为虽然我们觉得防护没有问题,但是其他同事也担心的。而且一开始,这种感觉一直会有:喉咙有点干,有点痛,这种感觉一直有。

    后来结果做出来阴性的,就都放心了。

    不光是我们担心,多少人有这样的感觉。我们参加过苏大附一院发热门诊线上免费咨询,很多人有这种的反映:喉咙发痒,就好像自己生病一样。很多人频繁量体温,一个小时量一次,其实也就 37 度 1,一咳嗽啊,就很紧张。

    所以我们就知道,其实本身大家平时也很容易感冒的。本来就是冬天,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吹空调干燥啊,本来就会咽痛,你一恐慌了,心理会出问题。我们就给市民宽心,也时候给自己宽心。

    虽然是医生,内心里也会有一点点恐慌。

    既然来了 跟大家一样都得把病人治好

    有恐慌的这种感觉,但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待病人的态度,我们过来之后,面对的新冠肺炎患者就是普通的病人,我们多了一层防护,其实我比以前更安全了。

    在黄石市中医院我们原来的六楼病区,一直到四五天前才清空。当时知道进病房有风险,医生都是轮流进去,都知道多进去一次,风险就会增加一次。

    其中有一次,我在外面,有个老爷子呼吸不太好,脉氧只有六十几,我们准备转中心医院,但是那个状态转不过来,我还是进去了。里面同事对呼吸不是很熟悉,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气管插管了,一旦插管有的人可能就不可逆了。我们之前的原则先看脉氧掉下来的原因,后来发现是呼吸道一个管道连接有漏气的地方,后来调整之后,就到八十几了,患者后来就转到中心医院了。

    那时候我肯定要进去,不管是不是轮到你进去,肯定要进去。不能不是你的工作时间,就不进去,那是不对的。既然报名来了,心里都是同样一个想法,要把病人治好,你有这个能力,必须要做这个事情。

    我现在很坦然,决定来了之后,就觉得挺好的。过来之后,这边防护各方面做得都挺好的,更加觉得没什么。但是也不能松懈,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个人有感染,其他人都受影响,所以为了对同事负责,对其他人所有人负责,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3 月 9 日凌晨 2 点到上午 8 点,是陈丽的班。她说,平时休息时,她还在写博士论文。无论在什么地方,自己原来计划的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特派记者 孙玉春 邓雯婷

    (编辑 魏如飞)

更多资讯
  • 从底盘到座舱,瑞虎9用“越级配置”重新定义家庭出行
    来自浙江义乌、拥有12年德系车驾龄的老司机张先生,在去年换车时曾辗转多家4S店,陷入"既要智能科技又要出行质感"的纠结。直到在4S店试完2025款瑞虎9(以下简称瑞虎9),他才果断下单——“它让我回想起当年第一次开德系豪华车的…
  •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第二周新能源轿车销量排名
    【8月第2周新能源轿车终端销量排行榜】8月份是国内车市传统销售淡季,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轿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相比上周有所下滑。基于上险量的销量数据显示,本周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轿车合计终端销量为95,078辆,较…
  •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第二周新能源品牌销量排名
    【8月第2周新能源汽车品牌终端销量排名分析】8月第2周(8月4日至8月10日,2025年第32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遇冷,销量前五十的品牌合计终端销量为211215辆,较上一周(8月第1周)的238723辆环比下降11.5%,传统淡季的市场特征逐步显现。? …
  • 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问界M8夺亚军
    【2025年7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排行榜】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步入传统销售淡季,新能源SUV市场也未能幸免。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SUV市场零售销量为47.1万辆,相较于6月的54.3万辆,环比下跌13.3%。尽管市场整体遇冷,但部分车型依旧…
  • 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艾瑞泽8序列持续领跑中国燃油家轿市场
    2025年7月,奇瑞集团再创佳绩,单月销售汽车224,439辆,同比增长14.7%;1-7月累计销量达1,484,563辆,刷新历史同期纪录。作为奇瑞燃油轿车阵营的明星产品,艾瑞泽8序列表现尤为亮眼,7月热销13,110辆,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凭借睥睨同级的产品实力,艾瑞泽8…
  • 7月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榜 15款车破万 秦PLUS丢冠
    【2025年7月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排行榜】7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进入传统销售淡季,新能源轿车销量也低于上月。乘联会日前公布的2025年7月国内新能源轿车零售销量数据显示,本月新能源轿车市场零售销量仅为47.3万辆,环比6月下跌9.6%。尽管整体市场有所下滑…
  • 解决增程痛点!广汽星源增程携昊铂HL来袭
    近日,从广汽集团传来消息,全新研发的“星源增程”技术将于8月19日正式发布,而首次搭载这项新技术的昊铂HL增程版也将在同一天同步上市,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对于增程车型用户来说,亏电状态下的一系列问题一直是用车痛点。而“星源增…
  • 睿蓝蓝精灵8月18日发布,纯电微型车造型Q萌动力参数曝光
    近日,睿蓝汽车官方发布了旗下全新车型的预告图,从车身轮廓判断,该车大概率是此前工信部曝光的睿蓝蓝精灵。据悉,这款新车将在8月18日正式发布,引发不少微型电动车爱好者的关注。 从已曝光的申报图来看,睿蓝蓝精灵的造型相当吸睛。作为一款纯电动…
  • 2026款问界M7海岛蓝曝光9月上市 纯电/增程双版本可选
    8月12日,鸿蒙智行官方正式发布新款问界M7的新配色——海岛蓝官图,这款中大型SUV将于9月迎来正式上市。作为参考,现款问界M7指导价区间为24.98-32.98万元,新配色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从官图来看,海岛蓝配色的车身在青山绿草…
  • 享界S9T内饰曝光 35万级旅行车预售在即
    8月12日,鸿蒙智行旗下享界品牌正式发布了全新旅行车——享界S9T的内饰官图。这款新车不仅在设计上延续了家族风格,更在配置与性能上带来诸多亮点,预计将于8月18日开启预售,并在9月份正式上市,售价区间或为35-38万,将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