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于家中将花养好,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内部原因主要是指植物自身的属性,比如“对环境的耐受力、生命力”等,外部的话,则是指人们平时用来养花的方法以及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
除了不可控因素大家无能为力外,养花的好习惯还是可以由日常生活培养起来的。下面就是人人都应该养成的几种养花好习惯,只要能够坚持一直这样做下去,正常情况花卉们都可以繁茂的生长。
首先,适时搬动位置。一般花卉都会遇到这种问题,因为长期面向一个方位光照而枝叶“上色”不匀,合成的叶绿色含量分配不均。特别对于喜光花卉来说,它们本身就具有相当的“趋光性”,始终面向阳光最为强烈的方向生长。倘若人为没能构成“条件”,植株的枝叶就会变得歪七扭八,无法直立生长。当然,大家在转动花盆的时候,也不可太过频繁,需要给予植株一段适应的时间。
其次,自来水晒热后再使用。可能到了冬天,人们在使用自来水浇花前还会有先放在阳光下照晒加温的意识。事实上,暴晒“自来水”不仅是为了以防过低的温度直接浇灌后“冻伤”植株的根系,同时也是为了可以蒸发掉水中溶解的氯气,软化水质。
理论上,刚刚从水管中盛出的自来水确实不应该直接用来浇花,无论到了哪个季节,都需要稍微暴晒一下。若是觉得每次使用时再来“暴晒”可能错过最佳的浇水时间,不妨平时就提前准备一些,随取随用。
及时清理残花败叶。众所周知,每茬花朵花败以后都应该及时剪除掉枝头的残花败叶,既是为了将多余的养分储存起来供给植株的生长,也是为了给萌发的花芽“腾出”地方,基本所有的花卉都应当这样“打理”。
除此之外,面对频频掉落于花盆里的叶子,人们也需要及时的“清理”干净才行。一方面,大量的落叶覆盖在盆土表面,恐会阻碍植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南方的环境本身偏向潮湿,容易引发虫害,而花盆中落叶的存在势必会加强这种趋势。
随着气温的日渐升高,植物们不免会面临病虫害的“骚扰”,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尽可能的提高植株的通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