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手术台和器械均为特制,微创手术把胃切掉八成!“江城第一胖”缩胃手术成功

楚天都市报 2020-8-4 9:47:53

    □楚天都市报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晗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永胜

    8月3日上午8时30分许,26岁的“江城第一胖”周先生被送入手术室,经过5小时完成缩胃手术。

    因为疫情宅在家5个月,小周体重暴增100公斤,6月因心衰被连夜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入院时,身高1.75米的周先生,体重高达278公斤。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和调理,他减重近30公斤,心肺功能也明显好转。

    为了这场手术,该院十余个科室联手协作,医护人员更是做了一个多月的充分准备。

    8月3日,周先生被推进手术室

    调整两个月等来手术时机

    8月3日8时30分许,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副主任李震站在手术区门口,来了个深呼吸。作为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他坦言“压力还是挺大的”。

    今年5月底,李震第一次见到了周先生。当时,周先生的朋友发现他在疫情封闭期间体重急速增长,找到李震求助。6月1日,李震走访了周先生位于武昌的家,登门后发现,周先生的问题不仅仅是胖。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有呼吸困难的症状,说不了几句话就喘。”李震回忆,他为周先生做了核酸取样,准备让他第二天来住院。谁知当天晚上,周先生就打电话到医院求救,“他说太难受了,想马上住院。”李震说,当天夜里周先生被送进医院,“检查发现,周先生有心衰、二型呼衰等多种危及生命的症状,心脏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需求,肺部还有轻度肺水肿。”

    肥胖是导致上述所有问题的根源。周先生说,入院前他已经无法平躺,在椅子上坐了两天两夜,实在受不了才拨通医院的电话。

    “既然他找了我,我就有责任帮助他。”李震说,周先生入院时身体极为虚弱,无法承受手术。在重症监护室接受了一个多星期的治疗,病情逐步得到控制。6月11日,才算正式脱离生命危险。在随后的日子里,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康复科、内分泌科等科室为他进行减重治疗。到7月底,周先生的体重减轻了近30公斤,心肺功能明显好转。他从刚入院时不能动,恢复到可以独立坐起来,也能自己站立和短距离行走。

    手术的时机,终于到了。

    8月3日8时刚过,李震就来到周先生的病房。“小周,你昨晚睡得好吗?”“还可以,心里有些小激动,半夜醒了几次。”短暂的交流之后,8名医护人员将周先生抬上转运病床,送入手术室。

    8月3日,手术正在进行中

    百万元定制手术台和器械

    至今成功完成300余例缩胃减重手术的李震坦言,虽然他对自己的技术很有信心,但体重这么大的患者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他极度谨慎。

    手术方案是7月底制定的,术前准备工作从1个多月以前就开始了。李震透露,6月底他就开始“策划”周先生的手术:一边联系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为周先生量身定制手术器械,一边和周先生及其家人反复沟通,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利弊,打消他们的疑虑。

    “整个手术操作,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个是心肺功能,做全麻手术,心肺功能支持至关重要。而极重度肥胖导致了周先生慢性心功能不全,也造成肺的通气、换气障碍。”李震介绍,周先生的心脏一直负载过度,比普通人的心脏大;周先生的肺长期受到挤压,比普通人的肺要小。因此他的身体一直处于心脏过劳、体内缺氧的状态,“另一个是因为他重度肥胖,下颌短,咽腔结构狭小,对于麻醉插管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此外,由于周先生体型庞大,从手术体位到器械选择都是考验。

    “手术台和手术器械都是加长或特制的,总价值超过百万元。”李震介绍,特制的手术台比一般的手术台更加坚固牢靠,而且还像沙滩椅一样可以调节后背角度,当他肢体固定在手术台上时,会像“大”字一样,从而避免平躺手术对心肺造成压迫。因为周先生的腹部脂肪太厚,医院还定制了“独立可移动多功能手术床架”,在手术时可以将周先生腹部暂时“挂”起,帮助医生在手术时获得相对开阔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微创手术需要使用的腹腔镜等手术器械,也专门定制了加长版。

    5小时手术把胃切掉八成

    7月30日,在和医生、家人完成术前谈话后,周先生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虽然手术风险很大,但我相信你们!”周先生的父亲紧握医护人员的手,把儿子“托付”给他们。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医护人员进行了多次模拟手术,甚至如何把周先生从病房送入手术室、再搬上手术台的过程,也都演习了两遍。

    8月3日的手术中,麻醉科医生率先上阵。克服周先生心衰、低氧血症等不利条件,1个多小时顺利完成了全身麻醉。

    随后,主刀医生潘定宇和李震在周先生的腹壁上打了5个小孔,通过加长的腹腔镜为他进行袖状胃切除术。

    15时,手术顺利结束。周先生的胃被缩掉了80%,缩减下来的胃容量达3000毫升,胃直径有篮球那么大。

    手术结束后,10多名医护人员一起上阵,合力将周先生抬上转运床。身体状况平稳后,周先生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病房。

    李震说,术后周先生还需要面对一些关卡,比如他不方便下床运动,出现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的风险比普通患者更高。在接下来的几天,他需要接受密切监护,待生命体征持续平稳、循环稳定后,就可以转入普通病房。

更多资讯
  • 9月中大型/大型SUV销量排行榜 新能源包揽前十二
    【2025年9月大型/中大型SUV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月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在“金九”旺季与家庭换购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9月国内大型/中大型SUV市场延续高增长态势,新能源车型持续主导市场,包揽榜单的前十二位…
  • 奇瑞风云T11预售19.99万起,6座大SUV续航超1400km
    10月13日,奇瑞风云T11正式启动预售,共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19.99-26.49万元。作为大型SUV,其采用2+2+2六座布局,适配多成员家庭出行。动力上搭载1.5T增程系统,CLTC纯电续航220km,综合续航超1400km,化解长途续航焦虑。该车还配备激光雷达,支持28项…
  • 公安部发新规:11月1日起,新车上牌等交管业务更便捷
    10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将自1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同时推出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进一步提升公安交管服务质效。 便利群众购车上牌,更好服务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全…
  • 2025款奥迪A5典藏版上市,售38.58万起携Quattro四驱
    10月14日,我们从奥迪官方了解到,旗下中型轿车——2025款奥迪A5典藏版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配置,售价分别为38.58万和41.88万。关于新车详细售价,请见下表: 2025款奥迪A5典藏版
  • 吉利控股1-9月销量近300万!新能源增68%,多品牌齐破纪录
    2025年前三季度,吉利控股集团总销量295.3452万辆,同比增29%;新能源销量159.0866万辆,同比增68%,渗透率54%,双项均创历史新高。第三季度销量102.0913万辆,同比增28%,新能源销量58.8110万辆,同比增59%,渗透率升至58%。 旗下吉利汽车前三季度销…
  • 埃安AION i60定档11月上市!增程/纯电双可选,14万内就能入手
    近日,埃安品牌官方传来重磅消息,旗下全新紧凑型 SUV——AION i60确定将于 11 月份正式上市。此前,这款新车已完成工信部申报,从申报信息来看,其将推出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系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增程版车型搭载了…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OTA推送: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2.6L
    10月13日,我们从比亚迪官方了解到,第五代DM技术将从即日起陆续开启OTA推送,其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再降10%,低至2.6L。 随着此次OTA升级将进一步提升比亚迪集团旗下多品牌车型产品竞争力,并且增加关注度。简单回顾其9月共计销量396270辆,其中乘用车…
  • 9月MPV零售销量榜 燃油车再夺冠 新能源销冠易主
    【2025年9月MPV零售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月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6.3%,但相对小众的MPV市场却逆势下滑,零售销量仅为9.2万辆,同比减少4.9%,“金九”热潮未能有效带动…
  • 9月SUV零售销量榜,37款车破万,你的爱车排第几?
    【2025年9月SUV零售销量排行榜 完整版】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月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9月份国内SUV市场延续"金九"旺势,零售销量表现强劲,达到113.1万辆,同比增长9.0%,环比8月份增长10.2%。9月份销量破万辆的SUV达到37款车…
  • 坦克300远征南极:民族品牌与国家使命的同频共振
    2025年10月11日,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正式签约,宣布将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支持,双方将联合开展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车辆研发测试研究项目。作为此次战略合作的关键一环,长城汽车坦克300将随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在长城站执行科考物资运输与后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