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厂商信息 > 正文

中国式疫情防控升级:青岛12例本土病例和900万人大检测的背后

八点健闻 2020-10-13 9:34:26

    比起历次疫情,青岛疫情升级了社会总动员的级别,要在5天内完成900多万人的大检测。

    多位接受八点健闻采访的专家认为,从疫情阶段看,青岛发现得比较早,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认为,新冠病毒有自己的特点,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非常大,溯源非常困难。

    本次疫情的风暴中心青岛市胸科医院,是新冠病毒定点收治医院和境外输入病例承接单位,在过去多年里受制于投入不够,设施陈旧,人员流失。

    气氛从10月11日晚上开始陡然紧张起来,先是一场突然被取消的青岛疫情发布会,晚上10点以后,青岛的部分社区街头,已经有市民开始连夜排起长队,进行核酸检测。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宣布,但是在各个渠道开始流传,青岛要为全城900多万人进行核酸检测。

    次日,10月12日清晨6点42分,青岛市卫健委就正式宣布,已经制定并启动全员检测方案,5天内覆盖全市。青岛常驻人口950万,也就是在5天内完成对950万人的核酸检测。

    这是中国第三个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城市,前两个是武汉和乌鲁木齐,哪怕在首都北京6月爆发的超过200人感染的新发地疫情中,都没有启用这一“雷霆手段”。

    新冠病毒在青岛的隐秘传播?

    这一切的源头仅仅是3个无症状感染者。

    青岛市胸科医院对普通就诊患者进行例行核酸检测时发现,有2位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另外一位是在对两位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排查中发现的。

    也就是说,这3名无症状感染者都和青岛市胸科医院相关。而青岛市胸科医院的一部分区域承担收治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任务,此前也是新冠肺炎患者集中收治的定点医院。

    一位熟悉青岛市卫健医院系统的人士告诉八点健闻,青岛市胸科医院就相当于武汉的金银潭医院。

    事情变得严重起来,会不会是院内感染事件?尤其是截至12日晚全市排查出的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例无症状感染者共计12例,全部和青岛市胸科医院相关。

    截止发稿时,还没有正式消息最后确认院内感染。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传染病专家卢洪洲教授推测,“青岛市胸科医院是收治境外患者的定点医院,这几个病例和胸科医院都有相关性,所以可能是医院哪个环节过程出了问题,导致的感染。”

    为了防范于未然,同为新冠肺炎的定点收治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在10月11日当天就发布了一份《强化院感控制措施》的文件,提到了8个方面的措施:

    “严格做好预检分诊;规范发热门诊管理强化核酸检测;加强进入隔离病房医务人员的培训及健康管理;加强应急病房感控监督;加强普通病房管理,做好患者家属的核酸检测;设立过渡病房;规范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随访;医废污水处理”。

    先不论院内感染的可能性,3名最先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的轨迹让人感到担心:

    韩姓患者,9月9日到10月4日在青岛市胸科医院住院;

    江女士,7月21日到9月29日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陪护患者;

    江女士的丈夫邵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在10月11日被确认核酸阳性前,在开出租车——虽然他自述一直佩戴口罩。

    这三位最初被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最后一次和胸科医院发生关联可以追溯到9月29日。

    一位不愿具名的病毒学家认为,这也意味着,新冠病毒有可能已经在青岛传播了一段时间,而且中间还有人流量极大的十一黄金周。

    所以,青岛疫情发生后,各地(青岛以外)在制定各自的疫情防控措施筛查人群时,都将目标定在了9月底左右去过青岛的人:

    比如济南要求对9月23日以来,青岛入济返济的人员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一次血清抗体检测;北京市要求9月27日以来去过青岛并乘坐过邵先生的出租车的人进行核酸检测;厦门要求9月28日以来有过青岛旅居史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社会总动员,从新发地到青岛

    自北京新发地疫情爆发后,中国积累了一套社会总动员和精准防控相结合的疫情应对模式。

    具体来说,是通过各大医院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发现新冠阳性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锁定疫情爆发地/聚集地。

    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卫健、公安、疾控等部门与社区联手,进行社会总动员式的人口排查、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迅速封锁传染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防止疫情扩撒。

    在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中,这种社会总动员和精准防控的模式通过了考验,成功阻止了一次中心城市的疫情扩散,并且在2个月内将感染人数清零。

    从本次青岛疫情来看,10月11日医院的核酸检测发现了3例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初步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一天就锁定了青岛市胸科医院,立即停诊,同时启用了青岛第三医院作为备用医院。

    不同的是,青岛这次升级了社会总动员的级别:

    6月新发地疫情时,北京通过大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识别出风险较高的人群和社区进行筛查、追踪、检测。

    而青岛在10月11号发现3例无症状感染者后,排查了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胸科医院所有在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全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到当天晚上11点发现新增了9名阳性患者之后,开启了全民核酸检测模式,而不是精准防控模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告诉八点健闻,青岛有个特殊情况,经历了双节,当地涉及到的医院、出租车司机,这些地方涉及到的人非常多,而且到青岛来的旅客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不得不从最坏的角度考虑问题,向最好的方向努力。

    “我觉得在传播链不完全清晰的情况下,开展比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种检测只是第一步,根据发现的情况进一步调整战略部署,是继续扩大还是怎么样就可以收,看着我们对这个城市来看好像投入很多,但是为保证全国的安全来看,我们投入的不多。”

    据卢洪洲介绍,目前启动全城的核酸检测,能力是足够的。“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都可以做到,只需要几天的时间。”

    实际上,青岛的目标是5天完成对全城的覆盖,在前三天里完成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五区检测全覆盖。

    “青岛这么做,应该是为了让老百姓放心。毕竟经过了一个国庆假期,全市做检测,可以让大家放心。”卢洪洲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疾控系统的专家说,新冠的无症状感染和轻症比例高,这些人有传染性,又难以发现。核酸检测几乎是发现这些感染者唯一手段。

    在开启全城大检测的第一天,也就是10月12日,青岛已经对103万人进行了检测,其中已经有结果的有30万人。幸运的是,这一天,没有新增的阳性结果和确诊患者。

    截至12月晚,青岛本次本土疫情的确诊数字,仍然停留在前一天的6例确诊患者, 6例无症状感染者。

    从这个检测结果看,多位接受八点健闻采访的专家也都认同,虽然新冠病毒已经在青岛传播了一段时间,但从疫情阶段看,青岛发现得还算比较早,还处于早期阶段。

    “(青岛的行动)非常迅速,得益于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卢洪洲说。“今后这也会是一个常态,国际疫情还在蔓延,国际疫情还没有控制住,疫苗还没有广泛接种的情况下,这种处置的方式就是今后的新常态。(编者注:大规模检测精准防控,不一定指全民检测)所以我们只要采取这种新常态,输入性病例导致的聚集性病例,甚至于医院感染,我们都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把疫情控制住。一旦控制住以后,就不会出现疫情的第二波。”

    胸科医院之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疫情的风暴中心青岛市胸科医院。

    目前12例核酸阳性者都和这家医院高度关联,除了前三例无症状感染者(后有两例转为确诊患者)外,另外9例中,有8例是这家医院的患者,1例是这家医院的陪护人员。

    这家位于青岛城北的三级丙等医院,自200SARS疫情后,就是青岛市呼吸道传染病定点医院。

    虽然承担过SARS,禽流感、H1N1甲型流感等多个疫情定点收治任务,但这个医院的床位非常少——只有开放病床300多张,还比不上一家县医院。

    一位曾经在青岛市卫健系统工作过的人告诉八点健闻,他前几年经常去这家医院检查,“常年以来政府投入欠缺,有点像乡镇卫生院,一个大院里面有一个四层楼的住院部,门诊和办公楼都是两三层的小楼。”

    2019年8月,在青岛市卫健委副主任做客的青岛一档节目《行风在线》里,一位市民在热线里提到,她父亲在青岛市胸科医院住院,整个楼道里只有一个洗手间,基础设施陈旧,蚊子多,“和其他公立医院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

    青岛市胸科医院早在8年前就有计划迁建到红岛新区,但项目立项以后一直进展不顺利。

    青岛市卫健委在答复市民热线中的问题时,也提到,要在原址上扩建医院。

    上述在青岛市卫健系统工作过的官员说,和其他公立医院的扩张不同,这家传染病医院的投资和用地一直没有到位,这个项目耽误了多年。

    “但多年以来,每一次大大小小的疫情,都引起尽快开工的呼声,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青岛市最近几年对医疗设施有大手笔的投资,青大附院、市立医院、海慈医院、妇儿医院都新建了院区,紧邻胸科医院的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也是在这一波投资热潮中建成。不过诸多投资规模颇大的公立医院的建设,并没有防控住这波疫情从最薄弱的环节——平时少有人问津的胸科医院——突破。

    据介绍,不仅仅是院区和基础设施的陈旧,青岛市胸科医院还长期处于人才缺失的状况,这个医院也是青岛市所有医院中薪酬水平较低的医院。

    “防控疫情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建设。胸科医院作为青岛市新冠疫情的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以及承接境外输入病例的定点医院,是防控的第一道关口,重中之重,必须确保绝对的安全与稳固。”上述青岛市卫健系统的前任官员说。

    吴靖 吴晔婷朱雪琦|撰稿

    徐卓君|责编

更多资讯
  • 28.58万!魏牌高山7上市,家庭MPV智驾续航双优
    10月15日,魏牌高山7上市发布会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如期举办,厂家正式公布新车售价为28.58万元。作为魏牌高山系列的新成员,高山7定位更入门,与高山8、高山9相比,车身长度和轴距更紧凑,精准聚焦家庭用户,以7座MPV的身份切入市场,为家庭出行需求带来…
  • 9月新能源紧凑型SUV销量排行榜 比亚迪四车进前六
    【2025年9月新能源紧凑型SUV零售销量排行榜】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最新月度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在汽车市场产销创新高的背景下,2025年9月国内新能源紧凑型SUV市场零售销量达到19.63万辆,环比8月份的17.14万辆增长14.6%,“金九”消费热…
  • 国庆自驾“卷”不动人山人海?这台移动头等舱让我躺赢了!
    今年国庆,我和老婆做了个疯狂决定——开着艾瑞泽8,从岭南直奔三亚。朋友都劝我:飞过去不香吗?但事实证明,这趟上千公里的旅程,愣是被我们开成了"移动度假村"...图源来自网络01、出发!逃离"广湛高速停车场"10月1日清晨5…
  • 广汽华为“启境”首款车定型!配激光雷达,2026年见
    广汽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近日传来关键进展——旗下首款车型已正式完成设计定型,标志着这个全新品牌在产品研发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回顾这款新车的研发历程,在为期8个月的造型开发阶段,华为全程…
  • 212 T01柴油版上市!售价16.59万元,续航超800km
    10月15日,国内唯一前后硬桥越野车212家族再添新成员——T01柴油版正式公布售价,16.59万元的定价精准切入硬派越野细分市场。同时,厂家还推出焕新礼、金融礼、桃园礼等六重购车福利,进一步降低消费者入手门槛。在柴油硬派越野选择稀缺的当下…
  • 2026款Jeep Grand Wagoneer发布,增程版5秒破百!
    日前,2026款Jeep Grand Wagoneer官图正式发布,新车针对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均进行了明显升级,整体更具现代感。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首次加入增程动力,这也使其成为有史以来加速最快的Grand Wagoneer。 来看官图,新车外观主要针对前脸进行升级…
  • 欧拉5要来了:激光雷达加持,续航最长达580km
    日前,最新一期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曝光了欧拉5的续航信息,其将提供45.3kWh和58.3kWh两种电池,对应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和580km。作为回顾,新车是欧拉旗下全新的纯电动紧凑型SUV,其外观延续“猫系”家族式设计语言,配备激光雷达,拥有高…
  • 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即将启幕,5大核心技术亮相
    10月18日-21日,以“创新 · 智领全球”为主题的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即将在芜湖盛大召开。2025年作为奇瑞“瑶光2025”战略的关键收官之年,奇瑞将携五大核心技术亮相全球创新大会,创新周还将举办开阳全球星火创新大赛、奇瑞…
  • 四次OTA迭代!坦克700 Hi4-T解锁全场景新能力
    在硬派越野与豪华智能深度融合的赛道上,坦克品牌始终以超越期待的进化速度,不断刷新用户对“全能座驾”的认知。近日,坦克700 Hi4-T正式迎来第四次大规模OTA升级,以哨兵模式、救援模式等十余项重磅功能的新增和优化,再次证明了其“豪…
  • 星光730预售7.68-11.28万元,为同级MPV打了个样?
    10月15号,星光730正式开启预售,并且公布了7.68万元-11.28万元的预售价,限时置换补贴价为7.38万元-10.78万元,带来1000元下订享至高价值15000元的8大好礼,可谓吸引了一众消费者的关注。本篇文章笔者就来客观解读一下星光730的产品力,看看真实表现如…